全價值鏈知識創新管理先行企業研討會圓滿召開
6月25日,由北京工程勘察設計協會主辦,上海鴻翼軟件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協辦的“全價值鏈知識創新管理先行企業研討會”在京舉行,來自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北京工程勘察設計協會的專家,及北京市建筑設計院、國核電力、石化集團、海油集團、中鐵建、北汽等知名企業代表共聚一堂,探討創新型的知識管理理念與方法,助力勘察設計企業提升知識管理水平。
面對數字化轉型大潮,科學的知識管理手段成為企業組織快速發展、參與競爭的關鍵一步,而數字化轉型首先考驗的是一個組織的知識管理水平。作為典型的知識密集型行業,勘察設計對知識管理的需求更為旺盛,但隨著新經濟的發展和新技術的引入,行業的知識管理遇到了新的挑戰,會議正是針對此背景而召開。
大會由北京工程勘察設計協會標準化、信息化建設部長王文軍主持。
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副秘書長王漪為會議致辭,她強調知識管理是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她稱贊會議是把勘察設計行業知識管理一線的專家聚在一起,分享他們在實際工作中的觀點和想法,這將為行業帶來寶貴的經驗,希望論壇能夠給各位設計同行帶來啟迪。
北京工程勘察設計協會副秘書長王鳳琴在致辭中強調:數字化轉型說到底是手段而非目的,如何讓我們企業的決策者、管理者,甚至普通員工都能通過企業數字化輕松便捷的獲取資源,讓企業更高效的運轉,才是我們真正需要考慮的問題,而搭建創新性的知識管理系統是重要手段也是必由之路。
鴻翼作為中國ECM(企業內容管理)的領導企業,在行業內以非結構化數據管理見長,其董事長兼CEO龍凌云表示:鴻翼伴隨中國數千家政企用戶共歷數字化轉型之路,有著豐富的非結構化數據管理實踐經驗。勘察設計行業是典型的非結構化數據占據絕大多數的行業,希望借助各位專家在行業內的經驗,一起將更優秀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帶給企業,提升整個中國的數據管理水平。
鴻翼CTO羅永秀在《全價值鏈知識創新管理》主題分享中用“潮涌-祈望-自省-覺醒-方向”來描述中國知識管理發展歷程,他強調: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是數據,數據是驅動生產力發展的生產要素。羅永秀表示:全價值鏈知識創新管理是指,從底層開始搭建一個系統性和具有開放性的管理平臺,通過業務梳理,實現包括市場,營銷,研發、產品、供應鏈等在內的企業全環節過程的規范化和數據標準化,不斷沉淀知識內容和數據,并進一步通過對數據的利用產生數據的價值,變成數據資產,最終反哺業務。他分別從全連接、大集中、知識與業務交融、過程知識、知識動態更新、以數據為中心、業務安全七個方面闡述全價值鏈知識創新管理,最終通過人、知識與業務系統聯動打造知識管理的良性循環機制。
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卜一秋在現場分享了《設計院知識管理的做法和思考》,她認為:所有內容都可以是知識,知識要從員工中來,并最終要通過知識管理系統再分發傳遞給員工。知識管理系統的知識來源于由信息化產生、收集、記錄的知識資源,系統結構是由業務或技術邏輯構建的多維度知識體系和全方位知識架構,而系統應用的場景由業務或技術工作環節或節點形成的多元知識獲取需求。她同時還強調,要發揮人工智能的作用。
國核電力規劃設計研究院大數據主任工程師張洪偉在發言中強調,要做有人氣的知識管理系統,他解釋,有人氣的系統是指有用、好用、有長久價值、好玩的系統,只有這樣才算是真正達到了建設知識管理系統的目的。
隨后,參會代表圍繞:好的知識管理系統需要具備哪些特征?知識管理中的知識從哪里來?知識獲取機制和場景?人工智能在知識管理中發揮的作用?怎樣建設知識管理系統可以少走彎路?知識管理對設計院數字化轉型及高質量發展的意義?這六大議題展開深入討論,并對知識管理的發展提出了多個重要的建設性意見。
代表們認為:知識管理當中,內容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要用開放的心態來構建知識管理平臺;要通過參與知識管理項目建設過程,升級企業文化,讓知識管理成為一種習慣。全價值鏈知識創新管理值得肯定,這樣知識數據的鏈條可以打通,方便提取和應用。代表們還提出,這個優秀的知識管理的平臺,最好讓供應商、分包商也可以用起來,這樣會更有粘性……
正如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副秘書長王漪總結的那樣:面對知識管理建設對我們提出的新的挑戰,勘察設計行業里的人需要通過一次次的碰撞,才能尋找到新的思路,形成更加完善的解決方案,希望結合行業特點搭建一個知識管理標準平臺,以更好的服務行業,提升知識管理水平,推動行業知識管理的發展。
有關會議討論的更多有價值的信息,敬請關注下篇。